
促進可持續發展林業 推動亞洲負責任林業貿易
1991,全世界林產品貿易額為1094.96億美元,到2008增長到的3180.87億美元,年均增長6.89%,高于同時期世界平均GDP增幅5.49%。伴隨著巨大的貿易額的是急劇萎縮退化的森林面積。
1990年以來,東南亞毀林面積累計已經達到了3300萬公頃。不可持續的森林經營行為和非法木材的貿易以及毫無計劃地把天然林轉化為油棕櫚和其他大規模作物種植地,都是該地區森林采伐的主要驅動力,是造成毀林和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從全球看,毀林導致了全球約17%的二氧化碳排放, 高于飛機、火車和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總和。毀林已使印度尼西亞位居全球較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家之列。
熱帶森林為所有生命提供服務,為人類提供了各種各樣賴以生存的效益,是人類的生存基礎。亞洲熱帶森林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地區之一,來自亞洲森林的效益不僅為猩猩、犀鳥、老虎、棕熊、雪豹等許多瀕危物種提供棲息地,也為人類提供食物和水,為成千上萬的城市和社區提供就業機會,并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市場需求提供各類林產品。
亞太地區即是全球一半左右人口的家園,也是世界上較大熱帶木材生產與加工區域。該地區面臨著林產品國際需求的快速增長,亞太區域的變化對全球熱帶木材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公眾及政府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加深,面對非法及不可持續的采伐對森林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合法及可持續來源木材產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為推動全球木材供應鏈上有關各國逐漸打破原有的商業模式提供了政治意愿和資金支持。
亞洲負責任林業與貿易(RAFT)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亞太一共8個國家參與該項目,包括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巴布亞新幾內亞,泰國和越南。
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推動亞太地區森林可持續經營和合法的林產品貿易,為了實現這一宗旨,項目通過國際林產品貿易鏈條打擊非法林產品交易。一方面通過幫助當地社區、林業主通過FSC認證做森林可持續經營,保證林產品貿易采伐是來自于合法來源,特別是原木鋸材出口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老撾,巴布亞新及內亞和柬埔寨等;另一方面推動亞太各國政府健全打擊非法林業貿易的法律法規,促進各國開展區域合作,加強國際間打擊非法木材交易的力度。
鑒于中國在打擊非法木材及相關貿易中重要而特別的地位, 2009年底開始RAFT在中國從政策和企業實踐兩個層面開展工作。政策層面上,項目推動中國參與打擊非法木材采伐與相關貿易的區域對話,并為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將非法來源的木材制品清除出中國市場提供技術支持;從企業實踐角度,通過提供信息,開展培訓,幫助企業提高其產銷監管連的能力,做到盡責調查,確保木材來源的合法性。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 僅作分享用途
讓森林成為產業中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潛力2022-01-14
國際合作推進負責任林業與林產品貿易2022-01-14
推薦閱讀
- 關于林業種植問題2022-01-14
- 關于林業栽培技術與方法的探討2022-01-14
- 分析林業種植的病蟲害防治2022-01-14
- 啟航新時代,看林產品貿易智囊們怎么說?2022-01-14
- 國際合作推進負責任林業與林產品貿易2022-01-14
- 促進可持續發展林業 推動亞洲負責任林業貿易2022-01-14